切磋琢磨方成玉 深耕教研启新航 ——记进才繁荣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展示活动(一)
日期:2023-09-18 14:31:56  发布人:进才繁荣实验中学  浏览量:0

为更好地促进教师在新课标背景下打造真实高效的常态课堂,落实“新课标”课程理念和“双减”政策,形成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9月15日,进才繁荣实验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兼职教研员梅隽婕老师带来《求三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校级公开课。

梅.jpg

梅老师立足学科核心素养,从“地铁发车时间问题”这一真实生活情境引入,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从已学知识出发,类比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不仅会“做”,还要会“说”。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获得更多精彩感悟!

结束语.png

梅老师的这堂课是本学期进才繁荣实验中学教师的第一节校级公开课,为青年教师诠释了何为一节好课的标准范式。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教学“五环节”紧密衔接,“教”与“学”充分结合。整节课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重点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师生的课堂生命力得到了充分彰显。

课堂.jpg

教师听课.jpg

在听评课环节,老师们认真参与,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就课标要求、环节设定、过程推进、教学策略运用、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开展讨论,在思维碰

撞中探寻教学的真谛。

【在学思践悟中成长】

语文组:

整堂课兼具深度与温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教学语言精炼。通过拉进数学同现实生活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梅老师注重以提问的方式,以温暖的话语鼓励学生不断尝试。引导学生阐述,以学生发言、互相纠正和补充的形式,让教师的讲述变少,学生的阐述变多,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数学组:

梅老师的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整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数学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培养学生“三会”。 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探究,正是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整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注重教学引导,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梅老师语言精练、风趣幽默,值得我们学习!

英语组:

梅老师从真实情境导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善于解读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是启发式教学的典范;教学语言精简凝炼,指令清晰,师生配合默契、对话民主,课堂氛围融洽;板书重难点突出,色彩分明,便于学生识记;学科素养培养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共舞。

综合文科组:

梅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将抽象的数学方法、数学符号融入到真实情境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双向奔赴”;将学生原有学习经验和知识方法迁移运用到新知学习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知识进行了有效落实;在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探究归纳各类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题,做到学以致用。

综合理科组:

梅老师的教学设计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循循善诱,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与归纳。在例题讲解环节中,梅老师设计了两个不一样的题型,不仅巩固了新知,还将知识的迁移作为主题升华,运用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梅老师的声音富有磁性,板书结构清晰、书写工整,同学们听得非常投入,能够做到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取得了良好效果!

艺体组:

梅老师的这堂课通过实例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中联系起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解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时采用了多种策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黑板、大屏幕教学演示和展台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我校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打造真实、扎实、高效的课堂,促进精准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核发:进才繁荣实验中学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robots